比已是天壤之别,但和有家的孩子相比,到底还是有所不如,大多数孤儿都只是上完扫盲班,十几岁便立刻去做力工了。

按说,买活军这里的工都是只做半日的,另外半日,你便是要做事,得的钱也很少,还不如去上课,但这些孤儿宁可在街头游荡,当个黑听差,也不愿去上课,在云县,因为人口太多,管理上也存在困难,这样半日半日的小黑工为数不少,也颇为造成了一些问题,可想而知,孤儿院的日子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好过,至少管理上也还是存在着漏洞。

孤儿权益促进会,便这样应运而生了,第一批捐款的很多都是私盐队的盐贩子——这些孤儿,很多都是他们从外地带回来的,既然在情感上有关心,便也愿意拿出一些小钱来,鼓励孤儿们继续上课,或者若有想要独立出来的,满了十三岁,也资助他们几个月的廉租房房租,如此可帮助他们在大城市中落下脚来。

给孤儿权益促进会捐款的人数是相当不少的,便是一般的市民家庭,若是发些善心,又或者有提升政审分的需求,似乎也喜欢优先捐给孤儿院,大概是因为人总是喜欢孩子,扶弱院这边,又是一个无底洞,但捐款却不那么多——扶弱院里,多是一些残疾、畸形、重病、年老无依,做不了活的可怜人,在敏朝,大概多数人都会被抛弃在荒郊野外,无声无息地消失、吞没。

买活军这里,有个扶弱院,至少能把他们收容起来,伙食上,杂米饭也能给吃饱,三不五时,饭里也能见到一点荤腥味——肉是没有的,蛋花一人能分一勺,这已是令人感佩至极的仁心了,再有,医院也经常去做义诊,一些疾病,能治的都给治,这是不收诊金的。说实话,武子苓也想不到官府还能做得多好,光是如今的政策,已是敏朝拍马难追,敏朝那里,有手有脚,能做活的壮汉还有慢慢被饿死的呢,不能工作的病人,世上压根就没有他们的活路。

然而,扶弱院也并非尽善尽美——照看人手,永远都是不足的,扶弱院只能是让情况较好一些的人,去照看垂死的病号,他们的工作人手很不足,而且,很少有人能干得久,很多人宁可不做吏目,也不愿在扶弱院呆下去——人太多了,照顾不过来。

想要都照顾,会把自己累死,只照章做事吧,瞧着那垂死之人的惨状,良心上又过意不

章节目录